版号乱象主要涉及盗用版号、伪造版号和交易版号等行为,在网络游戏市场上通常表现为擅自上网经营无版号游戏。一款游戏从出生到盈利,一般需要研发、发行、游戏、推广等多环节协作,各经营主体根据其在无版号游戏中的角色和行为,可能面临民事纠纷、****甚至刑事风险。
1.民事:不正当竞争纠纷、合同无效纠纷
因游戏版号监管严格,多数游戏渠道均将版号作为上架条件。为满足上架的条件,有些游戏厂商会盗用或购买他人的版号来套到自己的游戏上,侵占其他游戏的市场份额,由此构成不正当竞争。而游戏渠道商在未尽审核义务的情况下,将面临共同赔偿的责任。
在(2020)粤73民终3761号案中,某娱公司盗用他人游戏版号在某游公司的渠道平台上架,而某游公司作为联合运营方,未识别出版号系伪造的,与某娱公司共同承担不正当竞争的赔偿责任。
而(2021)沪73民终838号案中,上海某网络公司在3年时间里投入500万元研发《宠物**世代》,并在2018年取得了版号,但还没正式推出市场,就发现小米、华为、Vivo等应用商店已经出现了一款同名游戏。该游戏归属广州某互动公司,盗用了上海某网络公司的版号信息,严重抢占市场份额,上海某网络公司据此提起不正当竞争纠纷,获赔40万元。
在购买游戏版号的场景下,鲜有涉及不正当竞争,但也面临着因违反强制性规定而无效的风险。
2.行政:没收违法所得、5~10倍罚款、清除游戏与关停网站
无论是盗用、伪造还是购买版号来上线运营游戏,都可能被打上“未经批准擅自上网出版网络游戏”的标签,随之而来的就是一条龙服务:没收违法所得、5~10倍罚款、游戏停运或直接下架。这类案例不胜枚举。
据证券时报报道,截至2022年6月,江苏、上海、湖北、广东等多十多个省市公布了对违规运营游戏的处罚消息,主要涉及无版号运营游戏,数量明显高于往年同期。其中上海市某信息技术公司在未取得游戏出版物版号和审批文号等相关**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先后出版7款网络游戏,被没收全部违法所得、罚款约111万元。
(来源:威科先行)
3.刑事:侵犯著作权罪、伪造印章类犯罪、非法经营罪
在盗用或套用他人版号的场景中,往往并发着伪造**文件、非法获取他人游戏代码、架设私服运营游戏等行为,由此引发“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侵犯著作权罪”等风险。而从过往案例和近期的打击动向来看,还可能引发“非法经营罪”的风险。
四
经营无版号游戏的刑事可责性
1.暂无刑事判决先例
以“版号”作为关键词在威科先行中检索,并未发现以“非法经营罪”来定性“无版号游戏经营行为”的案例。但参考图书行业,则发现有法院认定“购买书号套用并发行图书”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
在(2019)湘0902刑初72号案中,被告人唐某平名下公司非依法设立的出版单位,不具备图书出版物的出版**,而其为获取利益,仍私自向海豚出版社董某购买书号,之后假冒海豚出版社名义,违法委托不具备图书出版物印刷**的被告人吕某鎯进行印刷,之后擅自出版、发行图书。
对此,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人民法院认为,《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图书出版物应当由出版单位出版,出版单位由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设立,领取出版许可证。出版单位不得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出售或者以其他形式**本单位的名称、书号、刊号或者版号、版面,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假冒出版单位名称或者报纸、期刊名称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出版物”。根据上述国家行政法规的规定,图书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只有经过国家出版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获取相关经营许可**后方可从事,被告人非法经营的主观故意明显,符合非法经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该案是为数不多的、通过”非法经营罪“打击“购买书号套用并发行图书”行为的案例。然而,无版号网络游戏能否类比无书号图书,进而落入“非法经营罪”的规制范围?目前来看,答案仍是否定的。